今年3月,雙方共建的目前國內功率最大的電解水制氫測試基地之一——多功能電解水制氫裝備漳州測試基地(12MW)落成。有了這個測試基地,電解水制氫裝備的大規模驗證成為可能。
不僅如此,嘉庚創新實驗室還攻克了堿性電解水制氫能耗較高、電解效率偏低等問題。嘉庚創新實驗室通過對裝備關鍵材料、核心結構進行開發和工藝改進,開發出低能耗、低成本、可適應光伏/風電等不穩定電源的1000標方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經檢測認證,嘉庚創新實驗室堿性電解水制氫項目產出1標方的氫氣只需3.7千瓦時電,較業內平均能耗降低15%~20%。目前已建成年產能40套1000標方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生產線,包括高效電極生產車間及電解槽總裝車間。
《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了福建在氫氣制備領域的發展路線,即初期以工業副產氫供應為主,以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和核電“谷電”制氫為輔。
2018年,福建啟動省創新實驗室布局,決定依托廈門大學建設“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即嘉庚創新實驗室,以新型體制機制打造國家級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布局氫能產業,成為嘉庚創新實驗室的主攻方向之一。面向我國能源安全和“雙碳”目標,依托廈門大學化學等優勢學科和重大平臺,嘉庚創新實驗室在制氫技術與裝備方面取得了顯著階段性成果,孵化出華商廈庚、鷺島氫能、嘉膜科技、嘉氫科技等高科技公司,獲外部投資超億元。
其中華商廈庚氫能技術(廈門)有限公司,是招商局集團和嘉庚創新實驗室雙方孵化的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能公司。其由嘉庚創新實驗室與招商局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華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已實現成果轉化的堿性電解水制氫項目,就獲華商能源增資,近日還獲第三屆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百萬美元金獎。
緊抓氫能發展風口,嘉庚創新實驗室已攻克電解水制氫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覆蓋電極、隔膜、制氫器件、制氫裝備與催化劑、膜電極、電解槽、檢測儀器及方法等高價值專利群。聯合知名校企,嘉庚創新實驗室還成功申請到科技部2023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制氫領域全部3項新項目中的2項,配套經費超2億元。嘉庚創新實驗室研制的高性能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備,入選了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