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目標推動下,中國石化正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發展氫能一體化業務。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處了解到,12月7日,華南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中國石化茂名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裝置產出高純氫,預計每年可供應高純氫2100噸。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作為粵西地區目前唯一的供氫項目,該供氫中心為打通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氫走廊”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領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7日,中國石化茂名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裝置成功產出合格的99.999%高純氫。該項目日產氫能力達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會供應高純氫2100噸,成為目前華南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一期配備3000立方米/小時氫氣純化裝置和3000公斤/天加氫母站,生產出來的氫氣將陸續供應佛山等大灣區城市,先期可滿足當地氫能公交車的用氫需求。項目二期將適時再增加一臺充裝壓縮機和兩臺加氫柱,可供應10個加氫站、滿足約400輛公交車或物流車的用氫需求,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作為粵西地區目前唯一的供氫項目,該供氫中心為打通茂名、陽江、江門至佛山和廣州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氫走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圍繞氫能交通方面,除了加快加氫站布局,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齊魯石化、青島石化、高橋石化、上海石化、廣州石化、海南煉化及茂名石化在全國先后建成9個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引領我國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此前的11月25日,西南地區首座管道供氫加氫母站——中國石化馬店河加氫站正式投入運營。目前,該站日供氫能力達1噸,每天可為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提供加氫服務,2輛管束車提供充裝,預計全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7200余噸。
中國石化方面介紹稱,與普通加氫站不同,管道供氫加氫母站既可以為車輛提供加氫服務,還能依靠氫氣管線的接入實現氫氣充裝批發功能,因此被稱為加氫“母站”。馬店河加氫站的氫源取自當地化工企業副產氫提純,鋪設有西南地區首條輸氫管線。目前,站內設有槽車充裝柱一臺,加氫機一臺,日供氫能力1噸。
據悉,該站后續還會服務周邊的加氫“子站”和產業園區、工礦企業等,做到批零兼營。
目前,中國石化四川石油已建成快速充電站29座,乘用車換電站1座,重卡換電站1座,光伏發電功能站5座,加氫站2座,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升級。
持續完善氫能產業鏈示范點
在氫能產業終端用能方面,11月28日,2輛氫能重卡首次在浙江寧波投入工業應用,成為繼加氫示范站、氫能客車后落地的又一氫能示范應用。
此次投用的氫能重卡每輛總重量為49噸,可運載貨物總重量為30噸,主要用于運輸鎮海煉化生產的各類化工產品。其采用以氫氣為動力來源的氫燃料電池替代大馬力柴油機。據測算,與柴油重卡相比,每輛氫能重卡每年至少可減少碳排放120噸,是真正的零排放清潔能源汽車。
“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是加快推動產業化進程的關鍵一步,特別是華東本地氫能重卡、氫能叉車等工業應用。”鎮海煉化經營計劃部經理張富榮介紹稱,在載重和續航方面,氫燃料電池更適用于高載重的重卡。“一輛氫能重卡,只需半個多小時就可完成充裝,充裝完畢后續航700余公里,相比純電動車更加高效。”
中國石化方面提到,目前,公司圍繞鎮海煉化為應用主場,在華東地區打造的氫能產業鏈示范點進一步形成。該示范點建成后,設計預留日供氫能力達10噸,實現“制、輸、儲、加、用”氫能一體化工業場景應用,助力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據了解,該氫能產業鏈綜合示范點將發揮華東本地氫能“產學研用”合作優勢,打造集成本地制氫領域、氫能儲運領域、氫燃料電池生產領域、加氫站領域以及氫能源車領域等五大領域于一體的氫能產業鏈綜合示范點。
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寧波市首座加氫站已經建成,有2輛氫能客車投用,一年來累計加注氫氣1998千克。作為寧波市唯一一座持續運行的加氫示范站,在滿負荷情況下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875噸,相當于每年植樹10萬多棵。
鎮海煉化是中國石化最大的煉化一體化企業,年產氫氣能力約40萬噸。中國石化方面表示,鎮海煉化正加快推進加氫示范站二期項目建設,屆時將打造成為浙江省最大的一體化加氫中心,進一步優化加氫充裝工藝,改善氫能用戶體驗,豐富氫能源應用場景,推動華東乃至更大區域氫能源產業鏈持續完善,不斷促進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奮力打造“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綠色石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