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長沙市發展改革委出臺《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全面銜接國家和省級氫能領域發展規劃,重點明確了總體要求、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同時,《行動方案》部署五大工程,加快長沙氫能產業布局,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注入氫動力。
二、發展目標
立足國內國際氫能發展前沿,以技術和產業突破為關鍵大力營造氫能消費生態,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應用,加快長沙氫能產業實現后發趕超,成為具有區域引領力和全國競爭力的重要氫能節點城市。爭取到2025年,氫能產業培育初見成效,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氫能示范應用取得明顯效果;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氫能產業應用初具規模;到2035年,氫能產業體系形成壯大,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一)氫能技術率先突破。通過內聯外引,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集中力量鍛造技術長板,在制氫及氫能儲運技術、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和燃料電池重卡整車等氫能產業鏈條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上取得突破。爭取氫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現重要突破。
(二)氫能產業初具規模。引進培育一批氫能重點企業,對長沙氫能產業鏈條進行補鏈,打造氫能產業示范園區,推進氫能產業集群發展。到2025年,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氫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30年形成5-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
(三)氫能應用示范拓展。率先突破物流、環衛、公交渣土運輸等領域重載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應用。探索開展港口、園區和工業領域氫能替換示范應用,到2025年,力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輛,建成加氫站5座。
三、重點任務
重點任務上,圍繞構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體系、推進加氫站和氫源等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進氫能多元化商業化應用和培育氫能發展生態等方面,提出了長沙發展氫能的五大工程16項具體措施,即大力推進“氫能創新”工程,強力推進“氫業聚集”工程,穩步推進“氫基成網”工程,加速推進“氫場景”應用工程,積極推進“氫生態”培育工程。
(一)大力推進“氫能創新”工程
發揮長沙市科教資源和后發優勢,推動本土氫能科研力量與國內外高水平氫能領域科研院所、機構和企業合作,加速氫能科技創新資源向長沙聚集,積極建設國家級氫能技術創新高地。
1、積極構建氫能創新體系。
2、著力突破氫能核心技術。
3、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二)強力推進“氫業聚集”工程
聚焦氫能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強化產業鏈思維,立足氫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優鏈,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環境,加速集聚產業要素,形成氫能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4、支持龍頭做大做強。
5、產業補鏈招大引強。
6、建設氫能產業聚集區。
(三)穩步推進“氫基成網”工程
按照“功能集成化、資源集約化、運行商業化”的原則,有序搭建重點氫能基礎設施,打造“儲氫-運氫-加氫”一體化氫能基礎設施體系。
7、加快布局加氫站。
8、完善移動式、分布式氫能儲運體系。
9、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
(四)加速推進“氫場景”應用工程
積極引導構建氫能應用場景,將氫能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推動氫能與生產、生活、生態融于一體的氫能應用示范城市建設。
10、積極申報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
11、積極推廣氫燃料電池工程機械、物流車、公交車示范應用。
12、創新氫能全方位應用。
(五)積極推進“氫生態”培育工程
強化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引導支持,聚焦氫能發展核心要素,積極構建長沙氫能發展的創新生態
13、加強產業發展統籌。
14、強化產業基金引導。
15、強化產業人才集聚。
16、優化產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