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以“無碳世界,與氫同行“為主題,由天合元氫、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中國能源報共同舉辦的“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天合元氫新品發布會”在常州舉行。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出席并致辭。

以下為發言內容整理
高紀凡表示,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眼前現實而緊迫的威脅。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是這個時代的重大命題,而綠色科技的規?;涞睾蛻檬遣豢苫蛉钡闹匾窂健?/span>
兩年前,我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僅是一個氣候問題,更是關乎發展的重要課題。這將帶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變革,全面重塑我國的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按照目前新能源的發展速度,預計到2035年,我國將率先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電力體系,可再生能源大幅替代化石能源并且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取得實質性成效。
應對氣侯變化,能源領域是基礎和重點,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是關鍵。當前,太陽能、風能正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預計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可能接近100吉瓦。未來,光伏、風能、儲能、氫能將是整個新能源的最重要部分,氫能將成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
氫不僅可作為燃料直接為交通、工業提供能源動力,并且可以作為能源儲存載體,實現與多類型能源相融合,根據供需關系實現靈活的儲能,解決能源供需的時空不平衡問題,助力新能源成為電力系統的主體能源。


正如150年前石油之于世界,如今,氫能正在全球成為可再生的“新石油”。在此背景下,主要發達國家都制定了鼓勵發展氫能的政策措施,積極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探索不同應用場景,布局前沿產業和重大裝備。未來,圍繞這一領域的技術、標準、產業、市場將會得到蓬勃發展,全球各國的競爭也將會更加激烈。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規劃以2060年碳中和為總體方向,進一步明確了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了以可再生能源制氫和清潔氫為核心的氫能發展方向,并從制、儲、運和基礎設施等全產業鏈的角度進行了統籌規劃和布局,突出了市場主體位置,為氫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可以說,氫能正迎來發展的最好時代。對于中國能源行業和能源企業來說,這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的機遇。
隨著科技進步,以及未來整個上游硅材料的供應豐富,光伏成本在過去20年已降低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并且仍將持續下降,成為全球最便宜的零碳能源。在我國西部地區,很多地方的光伏發電成本將會降到一毛錢以下。光伏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元,光伏與其他清潔能源的融合跨界日益深化。
高比例的光伏能源接入系統后,最重要的是解決它的時間和空間的不平衡性問題,才能和用戶的用能形成平衡。高比例新能源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大量儲能承擔削峰填谷、改善電能質量、提升運行穩定性的作用。綠氫既可提供季度級別的長時儲能,又可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在難以通過電氣化實現深度脫碳的鋼鐵、化工等工業領域,綠氫甚至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綠色技術。
受制于電能成本難題,目前電解制綠氫成本約是灰氫制造成本的2-3倍,隨著科技創新推動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綠電制綠氫的經濟性優勢逐步顯現,未來,綠電制綠氫,既能推動氫能實現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環保,又能助力清潔電能實現高效儲存和運輸。在能源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綠電、綠氫、儲能之間的協同作用還將進一步彰顯。
面向未來零碳世界,作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天合光能將以自己的優異產品、系統和服務攜手氫能行業的參與者,進一步促進氫能與光能、儲能的協同發展,矢志不渝堅持創新引領,通過“綠電+綠氫+儲能”的協同發展模式,實現清潔能源的多能互補和相互協同,賦能千行百業深度脫碳,助力全社會加速能源轉型。